1.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前部,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缘一横指处。足三里穴为全身性的强壮要穴,可健脾胃,助消化,益气增力,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1)刺法:用毫针直刺1~1.5寸,可单侧取穴,亦可双侧同时取穴。
(2)灸法:艾灸足三里是最为经典的保健方法之一,民间即有谚语“艾灸足三里,胜吃老母**”之说。具体方法为:点燃艾条,悬于穴位之上,时间可掌握在10~15分钟,以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隔日施灸1次,每月灸10次即可。
(3)自我按摩法:拇指按揉足三里。具体方法:用拇指指腹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让开心充分作用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作作数次即可。
2.三阴*
三阴*位于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方凹陷处。“三阴*”,因穴处于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三条阴经*汇之处而得名。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主统血,为后天之本;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肝藏血,“精血同源”。而三阴*穴通达三经,具有滋阴补肾、疏肝理气、健脾利湿、调和气血、通经活络之功效,被历代医家作为强身健体的要穴之一,素有“妇科圣穴”的美誉。此穴对增进腹腔脏器,特别是生殖系统的健康有重要作用。
(1)刺法:用毫针直刺1~1.5寸,针刺得气后即可出针,体弱者可留针5~10分钟。每日1次,或隔日1次。
(2)灸法:对于体质虚寒者,可以用艾条灸三阴*,每次10~15分钟,以局部温热、红润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女性体质虚寒者长期坚持施灸,可调经,防治妇科病症,强壮身体。此外,临睡前灸该穴还有助眠的作用。
(3)自我按摩法:用拇指或中指指端垂直用力,向下按压对侧三阴*,按而揉之。然后顺时针方向揉三阴*20下。让开心充分作用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作作数次即可。
3.关元
关元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取穴时,四指并拢,平行横放于肚脐下,小指下位置即是该穴。关元穴可用于腹泻、腹痛、遗尿、尿闭、阴痒、阳痿、早泄等症的治疗,同时该穴具有补虚作用,对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有一定的疗效。
(1)刺法:斜刺0.5寸,得气后出针。每周针1~2次,可起到强壮身体的作用。
(2)灸法:艾条灸。取青艾条一根,将其点燃后,靠近关元穴熏烤,艾条距穴位约3厘米,如局部有温热舒适的感觉就固定不动,每次灸10~15分钟,以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灸完,被施灸者一般会有小腹温暖发热之感。隔日施灸1次,或每月灸10次,即可达到保健治疗的目的。
(3)自我按摩法:拇指或食指按揉关元。具体方法同足三里。
4.气海
气海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取穴时,上法先取关元穴,关元至肚脐间距离的一半即是气海穴。本穴确有调整全身虚弱状态、增强免疫力及防卫功能,对先天禀赋虚弱、后天劳损太过、大病初愈或产后体虚等症均有效,为补虚要穴。素有“气海一穴暖全身”之誉称,意思是说,气海穴有强壮全身的作用。
刺法、灸法、自我按摩法:同关元穴。
5.神阙
神阙位于腹中肚脐的位置,是胎儿脐带脱落的地方,如同瓜蒂脱落于瓜体一般,素有“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之称。神阙穴属任脉,同三阴经密切相通,与督脉相表里,联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人体元神之门户,经络之枢纽,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益气延年的功能。
(1)灸法:隔盐灸神阙。中医认为,盐味咸,性寒,入胃、肾、大肠、小肠经,有清火、凉血、解毒之功效。隔盐灸神阙,结合了盐之药性和艾灸温经散寒的功效共同作用于神阙穴,具有回阳救逆、固脱补肾之功,一般灸1~2壮即可。第一步,将纯净干燥的食盐填平肚脐。如果肚脐突出者,可用湿面条围住肚脐周围,再上覆食盐。第二步,将艾炷放于盐上点燃。患者稍感灼痛,即应更换艾炷。
(2)自我按摩法:以神阙为中心摩腹。立位或卧位,将手掌面按在腹上,先以顺时针方向,再以逆时针方向,各摩擦腹部20次,饭后摩腹,有助于消化和吸收;临睡前摩擦腹部,可健脾胃、助消化,并有安眠作用。
6.中脘
中脘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取穴时从胸骨向下去找,在前正中线上,当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的中点即为此穴。中脘穴为强壮要穴,具有健脾益胃、培补后天的作用。
(1)刺法:直刺0.8~1.2寸,得气后出针。
(2)灸法:艾条灸。取青艾条一根,将其点燃后,靠近中脘熏烤,艾条距穴位约3厘米,如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觉就固定不动,每次10~15分钟,以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
(3)自我按摩法:用指端在穴上揉或摩,时间5~10分钟,可治疗胃脘胀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7.涌泉
涌泉位于足底,属足少阴肾经,卷足时,在足心前1/3的凹陷中。
自我按摩法:拇指指端用力按于穴上,会有明显的酸胀感。涌泉穴有补肾壮阳、养心安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