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春回大地,阳气渐生,阴气渐消,万物复苏。《黄帝内经》有云:“春三月,此谓发陈”,春季养生在精神、饮食、起居等各方面,都应顺应春天生发之气。
一、精神养生
春季属木,与肝相应。肝主疏泄,春季要保持心情舒畅,防止“肝火上升”,要避免暴怒伤肝,也不宜多思多虑,要心胸开阔,乐观愉快。春季外出踏青赏花可以陶冶性情,使心情愉悦。
二、起居调养
春回大地,作息时间要顺应自然规律,早睡早起,按时就寝,保证充足睡眠是最好的保肝方法。
民谚有云“春捂秋冻”,春季气候变化较大,早晚气温偏低,还是要注重保暖,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切忌骤然减衣而感受风寒。春季可采用“洋葱穿衣法”,内层穿排汗功能良好的衣物,中层保暖,外层防寒防风,视温度变化加减穿脱。
三、饮食调养
为适应春季阳气升发的特点,适当食用辛温升散的食品,如:姜、豆豉、葱、香菜等,不宜多食生冷不易消化食物,避免伤害脾胃生痰、生湿。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而要适量吃些甜味的饮食,这样做能补益人体脾胃之气。不宜多食大辛大热之品,如参、茸、烈酒等,以免助热生火。少食煎烤烹炸之物,避免过多进食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不可过早贪吃冷饮,以免损伤脾胃阳气。春季多雨,湿气伤脾,多食山药、薏苡仁、茯苓等可健脾祛湿。
四、运动调养
入春后应增加活动,到空气清新之处加强锻炼,使人体气血通畅。如到公园、广场、河边、江边等地,散步、打拳、做操作、打球。春季早晚温差大,要注意防风防寒,运动后及时增减衣物。锻炼要结合个人身体状况,因人而异,循序渐进,采用适合自身身体特点的运动方式。
以上养生原则是根据一般人群情况提出,有多种慢性疾病患者需在中医师指导下,“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病制宜”制定养生原则,切忌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