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养生禅的特色

发表于 2021-10-25 22:15 发布者:禅定与健康 评论:0 浏览:1008
禅,有禅那,禅定(有人说定不是禅,禅不是定。那又是另一个层面的话题了),思维修,静虑等各种称谓。
关于养生禅的特色
禅,有禅那,禅定(有人说定不是禅,禅不是定。那又是另一个层面的话题了),思维修,静虑等各种称谓。
它的源头之一是起源于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前1000年的印度次大陆的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的贵族婆罗门在年老时,家产让与子,自己栖居林间,专心思惟,参究人生。其中,这专心思惟,主要就是指禅,或说是禅定的修习。
佛教深受婆罗门教的影响,禅修也成为了佛家的主要修行手段。
东汉永乐年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禅修文化也流入中原。有考证,它对道教文化也有很大的影响。但是,道教文化的源流之一是古代修仙方术。这修仙就是中国的禅修。
     所以中国的禅及禅修主要来源于古印度和道家。禅的这二种潮流在中原大地碰撞,激荡,深深影响了儒释道的发展走向。
其中,禅修是佛教开慧,悟真的基石,是道教羽化登仙或练精,气,神的根本方法。是儒家养浩然正气,修身养性的基本修习功夫。
虽然禅修文化源远流长。但是旗帜鲜明地以养生为目的的禅修的历史很短,并且还大有深入开发和广为推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虽然禅定有将养身心的作用是广为知晓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真正为人广知的强调禅修的养生功能的是近代陈婴宁先生。上世纪五十年代,刘贵珍先生在唐山气功疗养院,北戴河气功疗养院广泛开展了气功(这里的气功包括了禅定修习)疗法。这是首次大范围地以养生为目的的禅修活动。可惜,不久,即因各种原因而停止。到八十年代,气功大流行,禅修的养生功能才再次被世人重视。只可惜,不久,养生的禅修便被宗教,迷信,超能力等禅修潮流所淹没。
以至于现如今,强调以养生为目的而修禅,往往会被蔑视为不究竟,被指责为剽窃宗教禅,被轻视为没有深度。
然而,以养生为目的而修禅,已经到了对社会上来说是非常需要,非常迫切的事情了。
这是因为,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变化很快,人身处社会上要思考的事情,处理的讯息,打理的事务,处理的各种关系已变得纷繁复杂。而人的生理上的适应性的变化无法跟上。于是,心理即由此而引起的生理疾病不断产生。有报道说,现如今,我国15岁以上人O中,各类精神疾病患者超1亿 抑郁症患者逐年增多。每六人中有一人有心理疾病。
禅定修习,可以使身心休闲下来。它是通过自我锻炼,通过积极调整身,息,意,气,神等要素的一种特殊的锻炼方法而见效的。
为此,在这里对养生禅做一个概要性的说明。
养生禅,是以养生为目的的禅修活动。它是以这一生的身,心即肉体和精神的健康为目的的修行锻炼。
养生禅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无关宗教,不是玄学,不涉及及灵魂,来世,天堂,地狱等概念。
养生禅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与科学的天然的亲近性。
如身心有病不是指魂,灵,妖鬼等的作崇,而是有医学上的指标。
如禅定有益于身心的健康的标准也应是现代科学所认可的。
如有科学实验指出:皮质醇的多寡与精神压力的多少有正向的关联。即精神压力大,体内的皮质醇就积累得多,精神压力小,体内的皮质醇就积累得少。而实验证明,禅定,可使头发和唾液中的皮质醇含量下降。
如禅定养生与积极心理学,与脑电波和内分泌中的多巴胺,催产素,血清素,内啡肽等的关联性。
养生禅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我们是在批判地吸收前人几千年禅定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的修习。
不管现代科学有多么发达,禅修的宝贵体验,珍贵经验还是无法用仪器,和数据来替代的。如入静定中的持身法,如气感升起,如见光现影,如意识离体,如打破或穿越时空的感受,如天人合一等等。各种禅定中的体验,经验都是非常的宝贵,我们在定中去验证,去思索,去体会其与健康的密切性,与科学的关联性。
禅定的很多解释可能需要更新版本,但其在现阶段还只能通过修习而得到的成果是不容否定,是必须大加珍视的。
养生禅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我们不需要在修禅之前,需在道德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我们不以无欲,无S为精神上的追求目标。不以“狠斗S心一闪间”为律己准则。
养生禅,作为禅修,当然需要静定的心境。需要平和的心态。但我们承认人是有S心的,是有七情六欲的。我们认为要分清S德和公德的界限。这二者的混淆,不承认S欲;从普遍的,长远的看,对人心的修习,是适得其反的。
养生禅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我们的修习,不是以打坐时间的越长越好。不是以入定的境界越玄妙越好。而是以身心的越练越健康为好。连续入定数日,功夫是很好了,但如出定时,身体很虚弱,无法行走,需人搀扶,这就不符合养生禅的特色。养生禅,应该是越练越有精神,越练越健康。
养生禅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我们不以离群索居为修习的上品。
确实,禅定修习到一定的阶段,会有脱离日常事务,隐居独修的心理欲求。
但我们必须知道,这是一个阶段性的心理过程,这是一个需克服的心理状态。禅修是否修的好,不是看你是否离群索居,清心寡欲。而是看你是否与生活环境融合,是否与工作环境融合。看你是否承担(而不是逃避)起了应有的责任。最终,禅修是否修得好,其根本的底层标准就是被认为是一个有责任心的,诚实的,朴实的,可信赖的,有吃苦耐劳精神的人。
一句话,禅修就是要修成为一个普通人。当然,根据以上可知,做一个普通人也不易。每个人都有一些不大好的习惯,心性;禅修,就是要修去这些。
养生禅因为强调养生,所以遵循生命在于运动的规律,强调有益于身心的运动-----动功。
养生禅中的动功,是动静相兼的动,是以有氧运动为主的动。
具体来说,我们的动功,是以刘汉文老师的禅密功中的筑基功为基础的动功。为方便理解,我们称这动功为脊柱运动。脊柱运动中,有大动与小动。有外动与内动。根本的,是与心境的训练相结合的动。
以上这些,大致叙述了养生禅的特性。
禅,有共性;禅,有特性。
在共性与特性之间,让我们慢慢品味养生禅的美妙吧。
相关阅读

对不起,您所在的会员组没有评论权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