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中药材名。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根。春、秋季采挖,除去泥土、须根及根头,晒至六七成干,理直扎捆后晒干可以用。
很多人知道黄芪补气,但却不知道黄芪到底补哪里的气?其实,黄芪是有其独特的功效,不单是补气那么简单。
黄芪味甘、微温,无毒。其根茎独上独下,其根有三成,中间黄,次一层是白色,最外层为褐色,三层界限分明清清楚楚地向我们展示了它的独特功效:直入中土行三焦调和营卫之气。
其根中间黄为脾土之色,次外层白色为肺金之色,最外层褐色为心火之色,肺主一身之气,一身之气在表的运行叫卫气,心生血,主血脉,血脉在表的运行叫营血,然营卫气血的生成和运行依赖于三焦之气,而三焦之气出自脾土。
也就是说,三焦之气有助于脾土化生气血且运行气血到周身上下,脾土化生气血反过来也滋养三焦之气,给三焦之气输入能量。
上焦出于胃上O,贯膈,并咽,布胸中,以发呼吸而行营卫,是为中气。
说的通俗些,上焦与胃相连,其管辖的部位为胸中,胸中为中气的地盘,中气的作用就是运行营卫之气,也就是说,上焦助其运行营卫之气。因此有了黄芪治疗中气下陷的说法。
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泌糟柏蒸津液,上注于肺,乃化为血。
下焦别回肠,济泌别汁,注于膀胱,是为卫气。
说的是,下焦把剩下的糟柏通过回肠进入大肠排泄出去,把我们喝进去的水分别清浊之后,下*于膀胱,膀胱的水被气化后生成卫气。也就是说,下焦助其化气。因此,有了黄芪补气的说法。
这样看来,卫气出自下焦,营血出自中焦,上焦运行营卫气血于周身上下。所以,三焦为营卫之本,脾胃之蒸腐变化,又为三焦之本。
黄芪就作用于此,助脾土行三焦利营卫,可谓一气呵成。当周身气血的运行不畅或气血不足来自于三焦之气不足时,这就是运用黄芪的时机了。
倘若脾气本身不足被寒湿占据引起的腹泻、四肢冰冷等,则不是黄芪的治疗范围了。
伤寒汗多亡阳,属阴寒之气盛逼迫阳气外泄,必以附子振其阳气,阴寒之气被驱赶,汗就止了,这也不是黄芪的治疗范围了。
最需要我们注意的是,黄芪虽有健脾土的作用,那是在脾土中气无堵塞的情况下,若是脾土有寒湿或胃中有燥热则不是黄芪的治疗时机了,所以“胃家实”不可用,“胃家实”也就是胃肠有躁屎,也就是实热型的便秘。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黄芪不但补气血还补中气通营卫,其重点作用于三焦,补三焦之气;虽健脾,但只治脾之标病,不治脾之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