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时节如何养生?养生技巧推荐“五个一”

发表于 2023-09-26 20:09 发布者:北京燕都中西医结合医院 评论:0 浏览:327
秋分时节,地面上下的热气处于平衡状态,秋分过后,地面以下阳气渐多于地上,天气一天冷过一天,昼夜温差明显加大,逐渐步入深秋。此节气后的养生,应重在养“收”、养阴。今天分享几个秋分养生小技巧。
秋分时节,地面上下的热气处于平衡状态,秋分过后,地面以下阳气渐多于地上,天气一天冷过一天,昼夜温差明显加大,逐渐步入深秋。此节气后的养生,应重在养“收”、养阴。今天分享几个秋分养生小技巧。
(冷水洗脸适当秋冻防感冒)
秋季早晚温差大,应根据天气变化和每个人的体质情况,及时增减衣物,预防风寒。但也不必过早“多穿衣”,应注意耐寒锻炼。
适当的冷水锻炼对预防伤风感冒、流鼻涕、支气管炎也有一定效果。因此,平时可用冷水洗脸、洗脚、浴鼻。
(防燥宜多吃“辛酸”果蔬)
秋分时节,饮食上要特别注意预防秋燥。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凉燥,白露的“燥”是“温燥”,饮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等,都是调养佳品。
秋分时节,还可适当多吃一些辛味、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后寒凉气氛日渐浓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经常腹泻,水果吃多了也可能迷人发或加重疾病。
预防秋燥方面,对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一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比如:生梨、芝麻、银耳等。若出汗较多,还可适量补充一些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秋分药膳还要善用百合,像百合莲子羹、银耳百合羹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除饮食外,还要记得给皮肤做些保养,以防皮肤干裂。
(强体质 防疾病)
秋天是肠道传染病、疟疾、乙脑的多发季节,也常引起许多旧病,如胃病、老慢支、哮喘等的复发,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中老年人若疏忽防范,则会加重危险。
注意休息,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夜愈深,寒气愈重,寒气容易入侵体内,给以后腰腿疼痛埋下隐患,还会导致咳嗽等疾病。
适量运动。秋天是锻炼的大好时机,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因此运动也要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准备活动,以防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
养生推荐“五个一”
一碗莲藕汤
莲藕,滋阴清热,润燥止咳,补肺养血。生莲藕可清热解毒,润肺凉血。熟莲藕可以健脾开胃,益血止泻。脾虚胃寒者易腹泻者不宜生食。
一碗南瓜粥
秋分后,气候渐凉,胃肠道对寒冷的开心非常敏感,患有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患的朋友们,应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
中医认为,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是暖胃护胃佳品。
早餐煮粥时放几块南瓜,或者在晚餐桌上加一道南瓜粉丝汤,简单方便,营养美味。
一盆泡脚水
不少人在此时会出现手脚冰冷、乏力等症状,尤其是偏瘦的女性,这都是肾气不足的表现,因此晚上要坚持泡脚。
脚上穴位较多,例如涌泉穴,可通过热气往上蒸腾的作用将体内寒气驱散,对于体虚的人有很好提升阳气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泡脚时间不用太长,15分钟为宜。
一个好习惯
中医认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气衰弱则牙松齿落。唐代名医孙思邈主张“清晨叩齿三百下”以养肾固齿。
叩齿可不分时间、地点,只要轻闭O唇,上下牙齿轻轻相叩即可。叩齿结束后,将O中津液缓缓咽下。
一朵橘子皮
秋分节气之后,橘子大量上市,由于此时秋乏的感觉会更加明显,大家不妨在办公桌或者卧室床榻边放一些吃剩的橘子皮。
它清新的气味,能够开心神经系统的兴奋,让人神清气high,也能清除污浊的空气,美化室内环境。
从中医角度来说,橘子具有的芳香味,可以化湿、醒脾、避秽、开窍。而橘子柔和的色彩,会给人温暖的感觉,把橘子放在床头,还有利于促进睡眠。
按揉解乏穴
秋乏来临时,适当进行穴位按摩可以提神醒脑、升举阳气。
太阳穴:
位于眉梢与眼外角连线中点,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手指合拢,指尖轻轻按摩,局部微微感觉酸胀即可。
百会穴:
位于两耳连线与头顶正中线的*点,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穴位,缓缓用力,有酸胀感为宜。
风池穴:
位于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位置。头后仰,拇指环形转动按摩穴位1分钟,可感到此处有明显的酸胀感,反复5次。
相关阅读

对不起,您所在的会员组没有评论权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