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时节,若养生不当,脾伤于湿,容易出现饮食不化、脘闷嘈杂、腹痛便溏、体弱倦怠等不适症状,还可能为咳喘病症种下病根。
那么,处暑时节,我们应该如何注意养生保健呢?
01、避免过早多**加衣物
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季正处于温度下降的阶段,如果过早的**加大量衣物,体表的小血管还在扩张,阳气吸收不进去。秋季早晚温差大,夜间出行时要记得加件外套。
秋天是夏季和冬季的过渡阶段,天气由热转冷,此时阳气减而未弱,阴气生而未盛,气温没有完全降低,时常出现气温上升的情况。
在穿衣方面,要注意“春捂秋冻”,不要过早增加衣物。所谓的“秋冻”,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
如果秋天到来,穿着过于保暖,那么就会让人体的阳气过于旺盛,不能顺利地敛降,阴气也不能很好地化生和滋养。
所以适当“秋冻”,一方面可以顺应自然之气和人体阴阳气机的转变,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机体抗寒能力和肌表的抵抗力。
当然,在早晚比较凉的时候,老年人、小朋友和体虚的人也不要觉得“秋冻”而“摒着”不穿,必要时适当增加衣服,以免着凉感冒。
02、饮食宜清淡
秋高气high的天气易干燥易上火,容易损耗阴液,可以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
秋季到来,相信很多人会出现鼻干、O干、大便干等情况,尤其是干燥的西北地区尤为明显,有些人甚至有痰中带血的症状。有没有办法通过饮食改善秋燥?
可通过多吃些滋阴润燥、酸性的食物,如梨、冰糖、橘子、山楂、青苹果等来改善秋燥带来的不适。同时,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等可适当食用,适当地煮些绿豆汤、绿豆冬瓜汤、百合老鸭汤绿豆百合粥、绿豆薏米粥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可以益胃生津。
03、多吃碱性食物
处暑时节正是由热转凉的*替时期,自然界中阴气增强,阳气减弱,随着人体阳气内收,“秋乏”也随之出现。
秋乏与年龄和个人体质相关联,表现程度也不一样,解决秋乏,要适量的饮水和运动,多吃碱性食物。碱性食物不仅补充维生素,也可以有效地降低肌肉中的乳酸含量,从而减少疲劳感。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的夏天离我们远去的节气,天气由热转凉。秋天让人心情烦躁,易犯困疲倦,所以保持充足的睡眠在秋天更显得尤为重要。
起居方面,应顺应节气,早卧早起。大家要保证拥有充足的睡眠,改掉夏季晚睡的习惯,以晚上10点左右入睡为佳,每天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为好,做到“早睡早起”。
“早卧”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收敛太多。此外,秋季适当早起,还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对于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病有着一定意义。
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在中午时候小憩。一个有质量的午觉可以让人在下午精力充沛,也让人们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
05、保持适当的运动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建议市民选择散步、骑车、体操作、慢跑、跳绳等运动,运动程度以全身稍微出汗为宜,不必贪多。
由于气温逐渐和缓,不再像三伏天那样让人难以忍受,市民朋友可以在接近傍晚的时候在慢跑过程中晒会儿太阳。通过适度的体育锻炼,既可以舒缓心情,又可以帮助提高人体对氧气的利用能力,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改善脑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应,预防脑动脉硬化。
06、保持心情舒畅
春秋两季气温多变,尤其是处暑过后,秋风萧瑟草枯叶落。人们在这种氛围的渲染之下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
为了舒缓压力和提升幸福感,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例如,阅读书籍、散步或者听音乐等,这些活动都有助于我们放松身心,缓解压力。与亲朋好友*流,分享自己的心情,也是舒缓情绪的有效途径。
07、护肤防晒
尽管处暑时节的阳光逐渐减弱,但是紫外线仍然存在,因此我们仍然需要重视护肤和防晒工作。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防晒产品,以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此外,注意补水保湿也非常重要,因为秋季空气干燥,皮肤容易出现干燥、粗糙等问题。选择含有丰富水分的护肤品,以保持肌肤水润。
总的来说,处暑节气是一个宜人的季节过渡点,也是身心养护的重要时刻。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作息以及心态调整,我们可以在这个时节保持健康,迎接秋天的到来。让我们遵循自然的节奏,与身心和谐共处,享受一个宁静、舒适的处暑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