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冷,冬至将至,“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从冬至(12月22日)后开始进九。
“数九寒天,冷在三九”,在寒气最重的三九天极易引起旧病复发或加重。
冬季该如何养生呢?
1.宜“求阳”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我们春天生发的阳气经过夏天、秋天、初冬的挥霍,已所剩无几,只能求助天之阳(太阳)和地之阳(艾灸)了。
①冬季因此可以多晒太阳(求助天之阳);
②冬季应多进做灸法,尤其在三九天进行三九灸(补地之阳);
③顺应冬季气候,早睡晚起。
2.宜温补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是进补的好时机,而饮食调养则是最主要的调养方式。
①少食生冷、燥热食物,宜可适当进食温补类食物,如羊肉、**肉、羊肉、牛肉等,可以配合白菜、萝卜、马蹄、茭白、莲藕性平的蔬菜等一起同煮,温补又不易上火;
②冬季饮食宜少缓,少量多餐,以保证所需营养又不伤脾胃;
③同时还要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
④宜食温热熟饮,多吃坚果类食物,可御寒、补肾健脑、强心健体。
3.忌寒凉
冬季人体阳气太弱,天气寒凉,应“避寒就温”,忌寒凉以伤阳。
①“头为诸阳之会”,出门要穿戴暖和,戴好围巾、帽子等;
②老年人最好中午以后再出门;
③寒从脚下起,寒气通于肾,因此每天可泡泡脚,搓搓脚;
④忌喝凉水、忌吃寒凉之物,以免会伤后天之本脾胃;
⑤冬季天气寒冷,患心血管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中风”者增多,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寒凉。
4.忌暴饮暴食
冬季,脾胃蠕动慢,身体阳气也弱;脾胃消化食物还会消耗阳气,因此,这时暴饮暴食最伤脾胃,而脾胃为后天之本。
5.忌大汗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至后养生原则就是要尽量减少阳气的消耗,保养精气,做到养精蓄锐,有益于防治疾病。
①冬季应静养,适当运动,运动以要散步为主,切忌过于运动出汗;
②洗澡不要用太热的水;
③泡脚、艾灸也要忌讳出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