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洗疗法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将中药煎煮后,趁热对患处进行熏蒸、淋洗和浸泡的一种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早在殷商时期就有相关记载,后世医家不断对熏洗疗法的理论进行研究、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成书于后晋的《旧唐书》就记载着医家许胤宗因治好柳太后中风而闻名的故事:话说,南朝陈国柳太后有一天起床,发现自己的嘴巴歪了,无法正常说话,药喝进去又从嘴边漏了出来。这可急坏了御医们,想尽一切方法都没有什么效果。正当他们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当时在陈国为官的许胤宗来了,给柳太后诊断完毕后,命人抓了黄芪防风汤的方子。正当御医们好奇时,许胤宗又命人将滚烫的汤药放置在柳太后床下,并不断的加热让药汤持续沸腾,蒸汽不断熏蒸着柳太后,当晚她便能开O说话了。在经过数月调理,最终康复。
熏洗有药效和热力的双重作用
熏洗时,药效和热力会使患处的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还能开心神经,激发自身的调节功能,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同时,根据熏洗所用药物的不同,分别具有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祛风燥湿、杀虫止痒等不同的作用。
因此,熏洗疗法被广泛地运用于肛周疾病,扭伤等外伤,皮炎、银屑病、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皮肤疾病的治疗。最早对熏洗疗法进行记载的医学著作《五十二病方》就记载了用熏洗疗法治疗痔瘘(肛瘘)、烧伤、瘢痕、蛇伤等多种疾病。如治疗痔瘘,用青蒿、鲫鱼、肉桂、干姜水煎沸,置坛中,上盖带孔的草席,将痔疮对准孔中任蒸汽熏,至药汁变凉为止,每天熏3次。
在家也能进行的熏洗疗法
熏洗疗法在美容、养生保健等领域也有应用,如大家平时所说的“足浴”等。由于操作作比较简单,只要无中药过敏史,在遵医嘱的情况下,熟练掌握方法后,一般人在家也可以借助中药进行熏洗。但根据面部、手、足等部位的不同,熏洗的具体方法要有所调整。
●面部熏洗
将面部熏洗所用的中药煎好后,倒出约750毫升药液于脸盆中,面部距离药液20厘米左右,熏蒸5分钟左右即可,以面部稍微出汗为宜。待到药液温度降至35~40摄氏度(具体以个人能耐受为宜),将干净的毛巾浸入药液,然后拧到半干,进行敷面;待毛巾温度降低后,再浸入药液。共敷面15分钟左右,随后用毛巾轻轻擦掉脸上多余的药液,再以温水洗净。
●手或足部熏洗
取煎煮好的药液放到专用的盆中,加水至2升左右。将熏洗的部位放在距离药液20厘米左右的高度,用浴巾盖住熏洗盆和手或足,熏蒸10~20分钟。等药液温度降至35~40摄氏度时(具体以个人能耐受为宜),撤除浴巾将手或足浸入药液,洗浴10~20分钟。洗完后用干毛巾擦拭,注意保暖避风寒。
●坐浴熏洗
将煎煮好的药液放入专用的坐浴盆中,然后加水到2升。臀部距离药液一定高度,熏蒸10~15分钟。等药液温度降至35~40摄氏度时(具体以个人能耐受为宜),缓慢坐入盆中,洗浴10~15分钟。擦干后更换干净的内裤,注意保暖避风寒。也可以使用自动熏洗仪进行熏洗。
特殊疾病应远离熏洗疗法
熏洗疗法虽简单便利,但前提是要找临床的专业中医医生进行辨证论治后,判断是否适合熏洗疗法,并针对不同证型开具相应的药物进行熏洗。同时,熏洗疗法也存在禁忌证,首先要询问医生,确认自己是否适合熏洗,切不可盲目。
危急重症的患者,如心梗、急性脑梗等应该立即前往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患有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如严重的冠心病、高血压病、过敏性哮喘等患者忌用,因为高温会加快血液循环,会影响到血压、心肺的功能;患有急性传染病、癫痫、腰椎结核、恶性肿瘤、严重贫血等疾病的患者忌用,以免加重病情;严重的糖尿病患者不宜熏洗,以免出现烫伤,造成感染;有严重皮肤破损的患者,如大面积烧伤、大范围的皮肤感染并且化脓溃破的区域应该避免熏洗,以防对皮肤造成二次损害,增加感染的风险;如果在熏洗过程中皮肤出现红疹、瘙痒等过敏反应,也应该停止熏洗,并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术后伤O的熏洗应谨遵医嘱,不宜S自熏洗;孕妇和经期女性也不宜使用熏洗;虚证患者不宜使用本法。
可以进行熏洗疗法的人群,也要注意以下事项:由于熏洗的过程中会大量出汗,耗伤津液,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以免因为出汗过多而脱水;熏蒸前后需要注意保暖,保持室温在20~26摄氏度之间,因为在热水熏洗过程中,毛孔会打开,风寒邪气容易长驱直入,很容易导致感冒;熏蒸出汗后不能使用冷水进行冲洗;在饥饿或者刚吃完饭的时候不要立即熏洗,很可能会出现心慌、头晕、胸闷等情况,最早应在饭后2小时才能熏洗,整个疗程中需要禁食生冷食物,忌酒水,尽量不要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