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医养生来讲,清明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气。《黄帝内经》中写道:"寒气生浊,热气生清。"从立春到清明整60天,其间经过雨水、惊蛰、春分,大地渐暖到了清气上升的时候。
中医认为人应四时,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清明节气该如何养生呢?
清明时节雨纷纷,雨水一多,环境湿度就会变高,如果此时身体不好,外湿引动内湿,就会出现各种不适的症状。外湿引动内湿,就会出现各种不适的症状。风、寒、暑、湿、燥、火,中医认为,湿邪是六大致病因素之一。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脾的功能不好,无法很好的运化水湿,就会加重体内湿气。
脾虚湿重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最明显的表现在舌头:舌头胖大、舌头边有齿痕,舌苔白,都可能是脾虚。另外,湿气重,还会表现容易困倦。中医中有“因于湿,首如裹”的说法,湿气重,头好像被裹起来,昏昏沉沉的。
所以,春天的饮食要注重健脾化湿,茯苓、淮山药、薏米等食材,都有健脾养胃的功效;当季的野菜,比如香椿,疏肝健脾。
材料: 白术10克,茯苓15克,陈皮3克,生姜皮3克,砂仁3克,粳米100克。
做法: 将白术、茯苓、陈皮、生姜皮、砂仁五味药煎汁去渣,再加入粳米同煮为稀粥。
中医认为,粳米有健脾养胃、止渴除烦、固肠止泻的功效;陈皮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生姜皮能行水消肿;砂仁有行气调中,和胃,醒脾的作用。推荐给脾胃功能较弱的爷爷奶奶和小朋友们。
为了适应春天阳气生发的规律,清明时节人们应当晚睡一点、早起一些,舒缓形体,以使神志随着春气而舒畅怡然,这是养生的自然法则,违背了就会伤肝。
风多、雨多是清明节前后的气候特征,但人们外出时如果不加留心就容易受到风邪的侵犯。应做好保暖工作,最好准备一件可以随便穿脱的外套,防止外邪的入侵”。
如今仍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避免人员扎堆,建议大家转变祭扫形式,倡导云祭扫、书写寄语等形式,来传递哀思。